文王贡酒宣称要拿下60亿宴席市场,底气何在?
- 更新时间:2016-08-08 09:25:18
- 6019
在公务消费熄火之后,围绕“婚宴、事宴、升学宴”三宴的宴席市场突然变得很重要。但是对于宴席,业界有一个非常成型的观点:畅销品牌就是宴席品牌,宴席消费本质上还是要解决主人的面子问题,所以独立的宴席品牌是不存在的。但是这家安徽酒企——联想控股旗下的文王贡酒,要独立的切这块市场,你看好吗?他们认为,安徽整个宴席市场有近60亿规模,要拿下这块市场,他们到底怎么做?
1、宴席市场有多重要?
典型的“团购性”和“辐射效应”
宴席消费要不要做,就不需要笔者提了,可以确定的是,三公消费结束之后,基本上所有的主流酒企,都在内部强调宴席市场的重要性。
龙头企业洋河曾经内部开会,把商务以及宴席市场单列做了一次营销运动。
徽酒企业文王贡酒认为,安徽的宴席消费市场至少有58亿,其中估算婚宴29亿元,满月宴 16亿元,寿宴7亿元,升学宴6亿元。
我们大可不必纠结数据的准确性,只是需要明确的是,宴席市场其实足够大。江苏第二大酒企今世缘,更是提出了围绕宴席的“喜庆+”战略。
宴席市场的重要性,主要源自于消费的“团购性”和“辐射效应”。
团购性是指宴席消费一般都是批量式的购买,很少有几瓶的,所以客单价很高,值得做,客单利润就很高,每家酒企几乎都针对宴席市场推出单独的宴席政策,五一,国庆,高考,一个都不放过。
辐射效应,更加容易理解,因为宴席的消费是团体性消费,能够辐射到参加宴席的所有人。
而且更重要的是,会带来“攀比效应”,当一家开始用这个品牌,往往会有越来越多的事宴用这个品牌。
2、宴席市场的消费逻辑
为什么宴席市场没有成功的单品?
在业界,对于宴席市场有一个共识性的观点,就是宴席不能够成就一个单独的品牌或者产品,换句话说,就是不会有一个产品是单独做宴席成功的。
过往有很多企业看到了宴席这个细分市场的机会,也做了很多的探索,但是多数停留在产品层面。
一般就是“出一款产品”,包装概念和宴席管理度很强,比如“520”做婚宴,“步步高升”做升学宴。
市场过往的实践证明,单独做宴席市场,是很难成功的,因为事宴的主办方是“请人吃饭”,请人吃饭就一定会照顾面子问题。
如果是一个陌生的产品,客人不知道是什么价位,就会给主人带来“不安全”。
而如果桌上摆一瓶茅台,可能没有多少亮点,至少它是绝对安全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宴席市场和政商务市场的消费逻辑是一样的,本质上都是面子消费。
这就是多数单独做宴席的产品没有成功的原因,如果要想成功,必须解决“面子问题”。
于是,有一个企业这么做了,这个企业就是文王贡酒,它的核心,不单单是产品解决方案,而是一套解决宴席“面子消费”逻辑的系统。
3、文王对宴席市场的理解
批量的价格+看得出的档次
文王认为,传统的观点是:宴席市场是一个边际市场。这一点,前面笔者也提过,一般都是当地的畅销品牌,最后辐射到了宴席市场。
所以宴席一直不能够成为一个酒厂产品开发以及市场营销的中心。都是宴席围绕其他市场,而不是其他消费围绕宴席。
文王将宴席市场总结为“批量的价格,看得出的档次”。在笔者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实在是理解的透彻。
宴席的本质消费逻辑是面子消费,客人吃饭,主人买单,所以“档次要能够看的出来”。
于是,文王要将宴席作为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而且认为这个市场没有被满足。
在安徽白酒厮杀如此激烈的格局中,如果能够解决宴席的问题,确实不失为一种非常好的突围之路。远比单纯的拼渠道资源,拼品牌投入要好很多。
4、那么到底该如何解决呢?
品牌以及产品层面,文王推出独立的品牌,诉求“专为喜事来”。配套的,是专属的产品、单独的促品、单独的传播、单独的业务体系。
战略重视还是战术重视,结果截然不同
在笔者看来,产品以及品牌都属于常规手段,这一做法早前很多企业也曾做过。
只是商业的社会里,有做和不做的区别,更重要的是做了之后,重视程度高低的差别,当做战术做还是当战略做,其结果差别很大。
好比当年烟酒店渠道兴起的时候,每个企业都在做,但是真正当做战略渠道去做的,开始则很少,古井的年份原浆就是在烟酒店渠道获得了突破,把烟酒店当作一个战略性的渠道。
因此,文王首先不同的是,把宴席当做一种“战略”来做,并且围绕这个战略,去配称营销系统。
笔者认为,这是核心的出发点,如果这个点不存在,战略不坚定的结果,就是后面所有的战术执行最后都会变形,这种事情在很多企业都曾发生过,屡见不鲜。
造节传播,打造三大节日
文王将“520”“1020”“1212”打造为婚宴节。我们很能理解造节对于营销的意义,不明觉厉的可以看看电商的“618”和“双十一”,谁先占据了节日,谁就等于给消费者做了心智的占位,这就是京东618和双十一剁手党剁手的原因。
但是笔者并不是很看好,也不大赞同这种造节的模式,主要原因有三点:
(1)造节需要极高的传播成本,如果不能够投入极高的成本,其实效果很差,最后520可能就是数字上的谐音,1020也不一定有10月1日效果好。
(2)线下造节的难度比线上大很多,线上的好处是可以在同一时间凑齐一群人在一个地方(网站)进行购物狂欢,有抢的氛围,这种氛围类似于集市。
要知道,赶大集是最早的线下购物节。但是显然,这一点,在线下是很难做到的,而且即使做到了,在结婚在传统的文化中,还是算八字比较重要。
(3)宴席的定位本身已经相对比较窄,再进一步定位婚宴,实际上会削弱“喜事”的覆盖面,将宴席等同于婚宴。
当然,还是回归到前面的问题,战略当做战术做会很难成功,相反,战术做法只要不影响战略,也无可厚非。
用仪式感解决面子问题
文王采用了一套很有意思的做法,以解决面子问题。因为宴席消费逻辑本质上还是要回归到面子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对应的就可以解决品牌力不足的问题。
这套做法是:特殊定制的“宴席用酒”,比如婚宴的“喜酒”,然后用专门的地面队伍,专业化的视觉设计,上面送喜酒。
地面队伍
送喜酒上门
这一套极强的仪式,着实跳出了传统的只做产品的思维模式,提供了一套宴席用酒的解决方案。
据官方称,有很多次,发生过很多感人的故事。当祝寿、结婚等送喜酒的时候,当子女跪下给父母献酒的刹那,感动了无数人。
笔者丝毫不怀疑这一套仪式的有效性,这种场景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最近我们正在看的奥运比赛,当人们融入场景化的仪式时,那种效果一般是超预期的。
当浩浩荡荡的队伍,穿着统一的服装,开者统一视觉的车送酒的时候,笔者想,选择这款产品的消费者,一定会有足够的面子。
当然这里面有一个成本问题的困惑,笔者曾经当面请教,官方称,完全可以支撑。笔者认为这一做法值得借鉴。
走心的传播
“幸福的背后是辛苦”,因此,文王做了一系列的走心的传播。拍摄的很多视频,很感人,也获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公司把公益、互动和走心的传播确定为核心的传播策略。
文王确定的核心传播策略
在互联网日益成为主传播阵地的今天,时间非常的碎片化。多数的场景是,如果一个内容,消费者没有兴趣看,很快就可以关掉。
因此,内容走心,就是打开率的关键,受众的接受信息的自主权非常高。
这一现象也有好处,就是如果你的内容真的打动了受众,受众会成为免费的传播者。
这就是笔者一直尝到的,在新媒体的时代,不要做广告,要做传播。广告是广而告之,然后就结束了。
但是传播,是公司要把优秀的内容传出去,受众接收了,还愿意播出来,打开率和转载率实现双击,文王很多的传播都做到了。
5、新模式都小,但小并不一定没有可取之处
在选取标杆案例的时候,比较讨巧的做法是,选一个非常大的公司,这一定是最安全的案例,因为数据摆着眼前。业绩都100亿了,总不能说不好吧?
但是不巧的是,所有新生的模式都是小的,不然就不会新,而且一定会有很多的模仿者。
我们觉得有价值的是,这一模式在试图打破原有对事宴市场的定位认知,将一个“边际市场”定位为战略,并配称一套战术性的系统,解决这个原本“边际市场”消费逻辑中的问题。
- * 您的姓名:
- * 联系电话:
-
* 验证码:获取验证码
-
微信:
同手机号
- * 产品类型:
- * 代理区域:
- *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