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品牌化,华润啤酒勇闯新世界
- 更新时间:2023-12-28 14:03:08
- 2451
过去几年中,受经济环境、存量竞争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少行业均出现增长放缓,但在整体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依然有一些企业和品牌业绩表现超出行业预期,引领增长。
三年疫情给消费带来了很大冲击,啤酒行业整体增速放缓,但华润啤酒依然引领行业实现增长。“2013年,华润雪花销量达到1172万吨,雪花单品牌销量达到1062万吨。”是王群在2014年4月底北京举办的中国啤酒行业会议上宣布了这一消息,华润雪花方面并没有进行高调的品牌活动,也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
但几乎所有行业人士都敏锐地获取到了隐藏信息:这不仅是华润雪花由此成为中国啤酒行业“双千万吨”企业,实际上,更意味着华润雪花是全世界首个过双千万的品牌,雪花已经成为世界上很大的啤酒品牌。还有一个惊人的事实是:华润雪花仅仅用20年的时间,便完成了从一家不过20万吨销量的单一工厂,到超越千万吨啤酒巨头的身份跨越。甚至用“奇迹”来形容也不为过。但王群却很低调:“雪花的快速发展没有什么独到之处,我们不过是在做同一件事情,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王群看来,消费者至上理念,是雪花啤酒快速发展的关键。20年间,雪花啤酒一直对消费者需求进行调研和判断,对消费者的深度了解,支持了雪花啤酒的正确决策。比如淡爽型啤酒的推出、啤酒包装的革命性创新等等。
如今回看,王群没有透露的关键经验应是华润雪花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思维。众所周知,每次并购之后,雪花啤酒没有延续使用被收购企业的品牌,而是统一为雪花品牌。华润雪花啤酒在全国市场集中资源,只运作雪花这一个全国性品牌。
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集体主义”做法,是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但在历来讲究“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商业世界,这理所当然被视为是充满挑战和风险的举措,华润雪花也曾因此受到企业内外部一片质疑。但王群说,凡是深受质疑的策略,自然也就颠覆了流行的观念,颠覆了过去大家习惯的策略,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高。除了“中国式思维”,华润雪花还坚定地走“中国道路”。
?消费世界面临着急速重组,而疫情之后人们的消费能力下降,消费市场出现萎缩,市场整体容量变小。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会优先选择那些知名度更高、他们更信赖的大品牌和好品牌,相比较而言,一些新品牌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
面对曲折、波动的市场复苏,华润啤酒把“稳增长”作为下半年的目标,通过产品、渠道、终端服务、消费宣传等一起发力,激活企业的发展动能。在这一目标之下,华润啤酒在夯实经济型啤酒这个基本盘、抓住高端啤酒大趋势之外,把更多的资源向品牌倾斜。
- * 您的姓名:
- * 联系电话:
-
* 验证码:获取验证码
-
微信:
同手机号
- * 产品类型:
- * 代理区域:
- *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