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下跌,贵州醇继续保持销售增长
- 更新时间:2021-10-10 06:03:48
- 6202
伴随着国庆的结束,白酒行业看似迎来了重要销售季。但是与以前两节前后的白酒供不应求的景象不同,现在不少商家反馈白酒动销“未超预期”。更有人认为,酱酒大不如从前,开始出现降温现象。持续数年的“酱酒热”,短短几个月就偃旗息鼓了?其实不然,部分地区确实存在“旺季不旺”的情况,但仍有不少酱酒品牌表现坚挺。
01 酱酒降温?各地反馈不一
早在今年中秋节前,不少行业媒体就开始聚焦酱酒市场运行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区域间差异显著。
在河南,因为灾情及疫情的双重影响,一些经销商的白酒销售出现波动。来自《河南商报》的报道显示,郑州部分经销商白酒出货量整体而言和去年持平或略有下降,但“名酒、酱香酒依然是消费者优先的考虑。”
在山东,国庆前白酒市场销售平淡,媒体记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作为近年烟酒店利润产品的酱香型白酒部分出现压货、降价情况。“畅销产品微利、高利产品卖不动”成了行业普遍现象,不少经销商、烟酒店预估今年的利润将同比下滑。
在四川成都,酱酒市场则表现出另一番景象。来自《封面新闻》的报道显示,中秋节后成都白酒市场发展看好,特别是在高端白酒市场,消费意愿与目标更为明确。另外,“酱酒热”的浪潮也在作用于消费端,有经销商称今年“很多不是头部的酱酒开始有小的经销商和顾客主动开始问价问货了。而且我们发现,酱酒和忠诚度要比浓香酒的忠诚度高。”
“我个人对‘酱酒热’降温持保留态度,因为这样一个行业的大趋势不能简单依据一个节日的市场情况就下判断。”有行业专家认为,节日当天在周中,次日即复工,这就造成消费场景的减少,“建议和国庆节情况进行综合研判,可能会更客观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部分经销商眼中今年中秋酱酒未达预期,但线上数据却显示出相反情况。来自京东平台的数据显示,今年8-9月,酱酒礼盒类产品销售同比增加400%,酱酒消费增长依然强劲。
02 一、二线酱酒品牌表现依然坚挺
事实上,受疫情反复等因素的影响,消费板块整体疲软,出现波动的不止酱酒。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增速大幅回落。其中,餐饮及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分别下滑4.5%与4.2%,反映出疫情出现后餐饮业受到较大影响。细分子行业中,8月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增速分别为9.5%、11.8%、14.4%,环比分别-1.8pct、-9.0pct与-0.7pct。
有观点认为,如果因为消费基本面的波动,就简单归纳出酱酒降温,失之武断。
而且,这次波动冲击的往往是三、四线酱酒品牌。有业内人士分析,部分酒商为了蹭热度赚快钱,对酒质要求较低,还有部分中小酱酒厂急于收割市场红利,将定制门槛放得很低,甚至部分非成品酒也出现在一些微商的朋友圈之中,这些品牌没有什么市场号召力,结果造成了产品积压。“与这些小品牌相反,据我所知,茅台、习酒动销稳定,国台、贵州醇、金沙等品牌价格稳定在较高位置,动销势头也依旧良好。
酱酒表现出阶段性的降温,很多人开始担心,酱香酒到底能走多远,热潮能有多久?我认为这是一种曲线上升的过程,不必担忧。”在9月29日召开的中酒展首届中国酒业青年企业家峰会上,贵州醇董事长、总经理,枝江酒业董事长、总经理朱伟表达了上述观点,在他看来酱酒行业未来发展会是一个长周期的健康发展过程。
以贵州醇为例,9月份,受益于持续高效的品牌传播和企业收购带来的产能扩张,该企业销售额仍然保持了同比增长。在朱伟看来,判断酱酒是否过热,市场供需矛盾是一个基本依据,只要存在庞大的市场需求,酱酒市场就有不断发展的空间。“不可能一路高歌猛进,但大趋势是不会变的。酱酒的市场扩展是曲线式向上,并不是直线向上,每一次回调都是为下一次向上攀升积蓄力量。白酒未来十年、二十年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变化背后的推动力量是集中化、高端化、酱香化。”
受疫情的影响,遭受冲击的不只只是酱酒行业,而是整个消费板块都出现疲软状态。但是结合市场来看,增长下降的只是三四线的小品牌,而中高端的酱酒还是人们的优选,其势头仍稳步前进。由此可见,酱酒热还是会持续上升,增长放缓的过程是为了下次增长作为缓冲。酱酒市场的种种波动,都将是未来酱酒行业大整合的预演。
- * 您的姓名:
- * 联系电话:
-
* 验证码:获取验证码
-
微信:
同手机号
- * 产品类型:
- * 代理区域:
- *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