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酒持续下滑,进口酒“消化不良”,需要“吗丁啉”吗?
- 更新时间:2018-10-31 09:37:42
- 5095
中国进口酒市场再次迎来板块大调整,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今年6月份,中国进口酒5.4万吨,同比下降30.4%;7月份进口5.8万吨,下降了19.6%;8月份进口6.2万吨,同比下降13.4%;9月份进口6.1万吨,下降24.9%。突然而至的连续下降,牵动着酒水行业的敏感神经!
与进口量持续下滑不同,进口额呈现的是大幅震荡,四个月的进口额分别是3.5亿、3.3亿、3.5亿、3.2亿美元,前两个月同比增长5%、11%,后两个月同比下降2.2%、19.9%。可以发现,经过6、7月份的增长后,后两个月进口额也开始下滑,最高降幅将近1/5,让行业一片哗然!
图:进口酒持续下滑
客观来说,如果仅仅是6月份的下滑,还能让今年上半年(1-6月份)葡萄酒进口量达到38.54万吨,保持9.3%的增长。但下半年三个月大幅下滑,让人非常担心,今年整个进口酒的数据,会不会被拖垮,从而进入到负增长的局面!而在糖酒会上,很多酒商直接表示严重担忧:会不会是2013年进口酒的“翻版”!
2、第三季度同比去年同期少进口4.4万吨,下降20%
比较与2017年的数据可以发现:2017年第三季度进口葡萄酒22.5169万吨,今年只有18.1101万吨,下降了约4.4万吨,占到去年第三季度进口量的20%。这么大的一个坑,放到去年进口量来看,是很难填平的。
而从第三季度进口额的比较来看:2017年第三季度进口葡萄酒总额10.49亿美元,今年达到月9.96亿美元,下降5300万美元,下降幅度5%。相比起进口量来看,进口额小幅下滑,算是一种安慰吧!
图:进口酒
从第三季度的对比来看,进口酒还未出现量价齐跌的局面,进口额收到的影响相比进口量要小很多,这可能跟国内消费升级,进口酒在平均价格上的提升有关。
3、再遇行业性“压货危机”?需要“吗丁啉”!
中国进口酒发展近十年间,2013年是一个转折点,行业从高速增长进入下降的态势,而且持续了近三年的时间。这个时段的表现是进口酒量价齐跌,消费和销售乏力,进口酒渠道和终端压货严重,整个产业链几乎停滞,就像得了“消化不良”一样!而今年第三季度的这种表现,跟那次何其相似!要治愈,必须找到行业性的配方——“吗丁啉”!
武汉华夏糖酒副食品公司董事长夏敬荒:进口酒肯定不会一直增长,在某个时段会呈现出波状发展的态势,大家要有心理准备。但从领军企业和区域市场来看,也会有所不同,可能一线市场退潮、二线市场正在激增。未来进口酒的竞争,必然要转向消费者领域,这是行业的一种进步!
图:进口酒
澳美合众·联盟酒业集团总经理赵海彬:从三季度的情况来看,2018全年葡萄酒进口的情况很不乐观!全年来看,微增或者微降几成定局。对于运营商来说,调整产品进口数量和运营方向是必需的了,我们必须学会去适应这种行业发展,并且及早应对!
东北酒商联盟总经理梁中:今年葡萄酒生意难做,很多酒商也在调整,反馈到行业上,进口酒数据下滑不足为奇。最关键的是,在这种市场洗牌中,要找到自身定位。我们尝试了联盟体的形态,其实也是对行业的一种适应性调整!
江苏启晟美联酒业总经理许翔:我认为这轮下滑跟2013年的不同,因为消费刺激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因素还在,这也是根基。进口酒的门槛太低了,从经销商到运营商,可能只是一步迈出的问题,而事实上,很多酒商并不具备这样的资质。因此,行业性的增长放缓也是一种市场的应激性反应,我希望这个过程短一些。
葡萄酒观察家刘一飞:不必过于放大这种下滑,我认为这就好比人得了“消化不良”,需要“吗丁啉”,而市场和消费就是这一剂良药,这也有助于进口酒重归竞争的本质上来,更加尊重消费!
- * 您的姓名:
- * 联系电话:
-
* 验证码:获取验证码
-
微信:
同手机号
- * 产品类型:
- * 代理区域:
- * 留言内容: